2022年4月14日下午,思明区电子书包项目思明二实小协作圈研讨活动在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召开。本次活动由松柏第二小学谢娜老师主持,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信息中心应老师以及思明二实小协作圈的老师一同参与了课堂观摩研讨。
信息融合,精彩纷呈
第一节课由松柏第二小学高清婉老师执教数学课《鸽巢问题》。该课教学内容较为抽象,高老师运用电子书包,让学生从经验出发构建基础,逐步进行抽象化。在探究环节,高老师让学生在电子书包上形象直观地操作,避免了传统课堂使用大量学具的繁琐。借助投屏功能,高老师展示了多种摆放方法,让学生对比修正。最后,高老师根据实时统计的问答情况,有侧重地进行学习效果评价。电子书包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充分更愉悦,提高了学生逻辑思考和推理说理能力。
第二节课由园南小学吴淑真老师执教语文课《宇宙的另一边》。该课从单元整体教学的视角出发,创设各种情境和活动,让学生感受想象的神奇。吴老师在电子书包上为学生准备了丰富的资源,通过音视频的氛围营造,给予学生想象的灵感,为想象协作积累素材。吴老师利用电子书包的讨论功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大胆想象,尽情表达。语音识别的方式解决了三年级学生打字耗时的问题,节省了课堂时间。借助电子书包线上互评功能,打破教室空间的局限,促进生生交流。
研讨交流,拨云见日
课后,协作圈的同伴们对这两节课展开了研讨。
园南小学林雅斌老师认为高清婉老师执教的《鸽巢问题》能整体建构教材,注重知识的沟通与梳理。教师借助电子书包让学生“摆一摆”,通过枚举,直观地找出4支笔放进3个笔筒里的所有分法,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了数学原理。林老师认为,抽屉原理是数学中“存在性”的问题,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研究的是“笔最多的笔筒里至少有几支笔”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最不利原则”,理解为什么笔要平均分到每个笔筒里。
思明第二实验小学教科室副主任李晓敏老师认为高老师能够以生为本,将学生经历模型思想形成的过程作为课堂的落脚点。学生在电子书包上边操作边记录,边观察边比较,初步建立并且理解模型。在学习效果反馈环节,高老师利用电子书包课堂检测,根据数据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困难点。
厦门市松柏第二小学吴小蔚老师认为,吴淑真老师《宇宙的另一边》一课将文本学习与电子书包的巧妙融合,做到了主线清晰,板块分明。通过“读一读、说一说、写一写”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利用语音输入功能即时记录,有层次地完成了本课的核心教学目标。吴老师利用电子书包中的资源包功能,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立足表达方法的学习,拓宽学生想象的视野,为学生提供想象角度、方法上的借鉴。学生在电子书包中及时记录脑海中稍纵即逝的奇思妙想,提升了想象力和表达力。
此次电子书包项目思明二实小协作圈专场研讨活动,不仅给教师提供了锻炼成长的平台,而且创造了互相学习、交流研讨的机会,协作圈的同伴们将继续奏响教育信息化的新篇章,为学生的成长助力。
供稿:松柏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