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3月24日,第八届全国“语文教学与课文作家作品”的观摩研讨活动在福建省厦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
为了让一线老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作家创作意图,用好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从2016年起开展了“语文教学与课文作家作品”的一系列观摩研讨活动,邀请教材中的优秀作家、全国知名教师和广大一线教师面对面,通过讲座和课例帮助老师们走近作家作品,推广优秀的教学经验。本届活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由人教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承办,“书香博士”智慧阅读公益平台协办,由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徐舒婷老师主持。


原厦门市作家协会主席、福建省文联委员、厦门大学兼职教授、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梅花魂》的作者陈慧瑛老师,中国作协会员、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作者慈琪老师,人教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春娜女士,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福建省教育学会小语会理事长、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黄国才老师,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室主任、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老师,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冯洁珏老师,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叶金标副主任,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福建省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邵巧治老师,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郑志生校长,原厦门市语文教研员杜振标老师,厦门市思明区进修校小教室主任、语文教研员蔡维真老师等领导专家莅临我校参加指导,还有来自龙岩、莆田、平潭、武夷山以及厦门市各区的嘉宾老师等250多人共赴这场春日之约。第二实验小学陈燕华校长、李晓弘副校长、张彩虹副校长及语文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活动。


研讨活动开幕式上,与会领导发表精彩致辞。
人教社教材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春娜女士回顾了人教社的发展历程和教材的创作背景,向老师们分享阅读观和写作观,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材,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黄国才老师点明了语文阅读生活要“沉下心来、静下气来”,要为学生建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高楼大厦奠基,期待在本次活动中一起探讨破解之策,实践破解之行,享受师生共读之乐。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副主任叶金标老师感谢人教社举办此次观摩研讨活动,立足文本,关怀学生,推动教师成长,并祝愿本场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更惊喜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还为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准备文质兼美的《课文作家作品》系列图书70多本,陈燕华校长代表学校接受赠书,并表达这份礼物意义非凡,将格外珍视。


当作家来到语文课堂,会有什么奇妙的反应呢?人民教育出版社少儿室主任、儿童文学博士王林老师带来讲座《当作家来到语文课堂》。讲座中,王老师深度解读了作家的创作历程和编入教材的用意,这些“文质兼美”的作品值得每一个人认真且反复品读,并帮助学生拓展阅读。王老师字字珠玑,让与会老师们都深刻认识到,只有走入书中,读懂作者,才能更好地与孩子们心灵相通。

拳拳赤子心,浓浓故乡情,福建省普教室教研员冯洁珏老师带来教学展示——与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校区五年4班的同学一起品读《梅花魂》。课堂上,冯老师带领孩子们自主梳理,交流“我”与祖父的五件往事,学生们入境入情,层层推进,体悟梅花所蕴含的民族气节和家国情怀!


课后,《梅花魂》的作者陈慧瑛老师和孩子们互动,殷殷话语中寄托了对孩子们的期待,慈祥温暖的笑容深深地镌刻在孩子们的心中。
在后续的讲座中,陈老师以其平实的语言分享了自己虽历经坎坷却从未改变赤子之心,虽艰辛繁忙却醉心创作的心路历程,诠释了梅花魂的丰富内涵——高洁傲岸的梅花品格、顶天立地的志士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陈老师还从写作的角度鼓励我们要用心体察生活,由小见大,由浅入深,多看、多听、多思,以此丰富自身的文学积累。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研员黄国才老师带来教学展示——与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校区五年2班的同学一起品味《朱熹的“读书之法”》。课堂上,黄老师诙谐睿智、游刃有余地引导、启发五年级的学生阅读、思考、联系各自的语文生活提炼并向在场的老师介绍自己的思考所得、读书心得,很好地把握和实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课堂上,老师大道至简的理念、精到幽默的点拨,孩子们敏捷独到的思维、自信大方的表达赢得在场老师们的阵阵掌声。课堂有时,学海无涯,黄老师希望孩子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感悟并践行属于自己的读书之法。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王佳老师执教《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与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展城校区二年8班的孩子们开启了一场快乐的阅读时光。



王老师的课堂生动活泼,引导孩子们运用多种方法大胆预测,融入自身独特体验,在猜中读,并通过角色扮演表达对童话故事的独特理解,孩子们在猜测与推想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童话阅读的无穷乐趣。纯真的童言和灵动的表演也让听课老师们一同融入快乐的童年时光里。

课后,《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的作者慈琪老师也和孩子们亲切互动,拉近老师、孩子与课文作家的距离。紧接着慈琪老师带来讲座,她介绍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分享了“老屋”是怎么“建成”的,并为现场的听众拓展系列创作主题,展现其独特的创作视角与细腻的创作表达。她还引导孩子们要留心观察生活,感受文学阅读的独特魅力,现场的老师们深受启发。

“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活动的最后,厦门市教科院教研员邵巧治老师作本场活动的总结发言。邵老师围绕“语文因您而鲜活丰富”的主题,言简意赅地肯定了活动的价值——书味飘香、书韵养人、书魂立人,寄望老师们在语文教学实践和文学阅读中向阳生长,振翅飞翔!
“语文教学与课文作家作品”观摩研讨活动的精彩呈现,让老师们在教改实践的路上进一步明确了方向,在育人的前行道路上又积攒了一份新能量。未来,我们将继续耕读教材作品,为孩子们播撒阅读的种子,做好孩子们阅读路上的“点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