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6日,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第三届“1+N”和美论坛在莲花校区五楼梯形教室举办,教育各界同仁欢聚于此,共赴这场“课程改变,学校改变”的学术盛会。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1+N”和美论坛,从“我的教育教学微主张”到“读懂学生,教育的逻辑起点”,再到“课程改变,学校改变”,开启属于一线教师的草根学术研究之路,在不断思考与实践中慢慢逼近理想教育的样态。


论坛现场,高朋满座。厦门市委教育工委原常务副书记、厦门市教育学会会长林佳添,原厦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厦门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江曙曜,厦门市教育局基教处副处长陈静,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兴春,厦门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王玉良,思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许华娟,思明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吕联传,思明区中华街道办事处书记徐敦煌,思明区嘉莲街道办事处主任曾小聪,思明区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马晓毅,思明区财政局副局长余红,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副书记吴伟华,思明区教育督导评估事务中心副主任谢扬,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校长詹功祚校长,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小教室主任蔡维真老师,厦门市思明区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谢永泉老师,厦门外图集团副总吴畇希,厦门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施建岚莅临现场。校长观摩团、顾问观摩团、教育共同体、媒体代表、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学校核心家委以及厦门各区的领导老师们也参与本次活动,活动由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吴锦福副校长和杨盛老师主持。


活动以《读懂学生—教育的逻辑起点》新书发布会拉开序幕。陈燕华校长介绍了这本学术论文合著,记录教师的育人探索,家长的育儿理念和孩子的心路历程,通过多方教育视角读懂学生,研究学生,理解学生,发展学生。现场嘉宾们为该文集的作者赠书。

赠书仪式后,厦门第二实验小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上演了自编自导的情景剧《热爱终结者》,吸引了全场的目光。该情景剧用夸张的剧情,还原了日常似曾相识的一幕幕场景,演绎了社团选课中的悲欢情仇。诙谐幽默的表演中,感受到课程的内在价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厦门市教育学会林佳添会长为本届论坛开幕式致辞,他肯定了这场论坛的价值。他认为二实小立足于办学理念,面对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整体规划,深入实践,积极探索课程建设新路径、新模式,尤其是以学校为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的教育课程改革有思考,并鼓励所有的教育同仁继续探索实践,永不止步。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课程教学部林皓副主任为我们带来《重构课程》专题分享,他从重构课程的价值是什么、课程有哪些重构方向、重构课程应该采用什么实施路径三个问题启发观众的思考,介绍学校课程的推进变革,分享“使君花开”课程总谱与学科分谱。教师主动推进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努力实现课程改变,学校改变!课程精彩,学校精彩!

重构课程,是一场教育的生态蝶变。教师用课程的眼光看待日常教学,从实践层面和理论层面进行双向反思,以课程的价值回归、意义建构和思维转型为突破口,对课程建设进行理性思考,梳理提炼。煮酒论英雄、四季成长图鉴、数说健康、数据可视化、跟着古诗游山川、“纳”中藏“慧”、文创产品设计、记忆大师、 一“典”就通、朗读者、辩论社、“永不迷路”定向运动、国风民乐、国宝策展人……24位老师,代表着课程开发组的老师阶段性的探索。在推动课程自主性变革的同时,实现课程的综合育人价值,把课程开发与实施引向新高度。






微分享后,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傅兴春和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校长詹功祚作为点评专家进行了点评,高度肯定了本届论坛的价值,并为教育工作者们指明课程开发方向。

傅兴春副院长高度评价本次论坛活动。他认为学校的育人方式改革,其核心就是课程改革。课程改变,学校改变,是一个很高品质的认知。今天学校所展现出来的课程具有全面性、前沿性、系统性。很让人震撼,超乎想象!已经做到在整体框架下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建议、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构建和实施,使课程的实施更有方向,课程的评价更为精准,其每个课程的图谱,可视化的凝聚课程的核心。这样的论坛,展示了作为校长和一线教师,如何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化成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评价者和促进者。学校的课程该怎么建设,今天二实小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样板。他期待,二实小未来在课程建设上不断探索,课程再统整、再优化,更加面向未来。

詹功祚校长再次用“震撼”一词表达了感受,惊叹于二实小已经发展到了这样的办学高度!120 个课程纲要和老师的课程展示,体现了二实小课程清晰的特点:高时代性,高选择性,高创新性,高进阶性。上午场的频率是“课程图谱”,下午场就是“学习路径”。他认为学校的发展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把书教好。第二个阶段,就是在抓好学习的情况下,又把活动开展得精彩纷呈。而今天的厦门二实小已经走到了第三个阶段,不但把书教好,活动搞好,并且做到了课程化,让教育真正落脚到核心素养上。教师成长需要载体,理论学习能不能转化,最重要的是有没有行动。在做的过程中,才会回到学生立场。老师和学生一路有活动,有体验,有感悟,有认知,就成长了。论坛本身的价值,就是教师成长非常好的平台。举办这样的论坛,是对教育的引领、探索和创新。

活动接近尾声,陈校长对整场论坛进行总结,为老师们一年多来的努力与精彩呈现感到骄傲。在课程的开发中,学习路径不断明晰,教学策略不断优化,评价工具逐步可测,学生素养螺旋上升。最后,陈校长发布了下一届的论坛主题“学习场景:教育空间与媒介的可能”,这是对课程开发更深入、更细化落地的进一步探索。
课程开发之路充满荆棘,但是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一如既往,披荆斩棘,以读懂学生为基础,定位学生的未来发展,开发满足不同学生成长需求的课程,培养面向未来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