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见融生,照亮“悦读”之旅

作者:时间:2022-11-12点击数:

  “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为营造浓郁的校园书香文化,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人文素养,促进我校教师成为有人文情怀、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学者型教师。11月11日,我校开展了第一期“智见·说书会”活动。本次说书会的主题是“立足学科素养,聚焦项目学习”。

阅读知智,悦见美好

活动伊始,邢艳萍老师为大家带来《阅读知智,悦见美好》的开场讲座。邢老师以三个问题“如果请你用书做比喻,你觉得书是什么”“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你有哪些读书方法”,引发在场教师对于如何读书的思考。

接着,邢老师阐述了举办说书会的背景和意义,提出新时代教师如何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如何更好地不断学习、补充新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读书。希望能以说书会活动,提升我校教师的人文素养,使每一位教师成为有人文情怀、有教育理想、有人生思辨的学者型教师。

对于说书会的主题词“智见”,邢老师分别由“智”和“见”的字源出发,提出“阅读知智”,即阅读要善思,以知为先,以读知智;悦见美好,即阅读时不仅用眼看见文字和内容,更要用心体会和内化,从而提升知和思想,在阅读中愉悦心情,悦见生命的美好。“智”与“见”二者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智慧长见识,见识出智慧。

最后,邢老师由说书艺人的娴熟技艺,谈到举办“说书会”活动,希望老师们能随时随地把通过阅读学习到的精华向他人介绍,把智慧的见解与他人沟通。

邢老师精彩的分享,引起在场教师的共鸣,智慧教师齐聚一堂,共探悦读之旅。

思行相伴,内化分享

本次说书会分享的书籍是夏雪梅教授的《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一书,分别由语文组郑燕燕老师、音乐组袁媛老师、数学组刘淳老师和科学组陈涵蕾老师四位说书人进行分享。四位老师从自身的学科出发,结合阅读书目,从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读书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首先,郑燕燕老师带来《“项”语文出发》,结合五年级语文教学课例《我们的小百科》,从“确立核心意识”“设立驱动性问题”“持续多样地学习实践”这三点向老师们阐述了如何开展项目式学习。

袁媛老师在《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的分享中,结合“音乐之声”教学课例,围绕“音乐是怎么来的”这个本质问题,让学生在动手实践、倾听讲座、实地参访、研究乐器构造等项目活动中,对音乐产生深度理解。除了探索音乐的声音,还可以接结合其他学科进行开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和综合表演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刘淳老师在《开启学生思考之“窗”》的微演讲中结合自身教学“圆的认识”,立足课程标准,创设有趣的套圈游戏,指导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在活动中理解圆的概念。

陈涵蕾老师的微讲座《探究实践,搭建科学桥》,以“小小建造师”为例,指出教师在驱动性问题的选择上要因地制宜,如为厦门市同安区建造进出岛隧道,方便两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引起了学生浓烈的探究兴趣。同时,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时要将大问题进行分解,拆成一个个的小项目,找到对应的核心概念,使上个任务的完成是下个任务开展的基础。通过不断的反思-重建的过程,使项目化学习落到实处。

在四位老师分享结束后,进入了现场互动环节。随着转盘的转动,抽取了纪养一和温丽香这两位幸运教师上台,就“今天是双十一,如果让你根据这个特殊的日子设计项目式学习,你会找哪些学科老师共同研讨”?这个问题一下激起老师们的兴趣,通过这样的现场互动,让老师们更深刻地意识到:项目式学习就在我们身边,随时随地都能开展。

书香致远,共促成长

书香浓浓,意蕴无限。活动结束后,陈夏兰副校长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对四位“说书人”的表现做出了充分的肯定,同时也激励青年教师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经常读书,学以致用,努力提高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活动最后,陈昆榕校长为四位“说书人”颁发微讲座证书,勉励老师们多读书,读好书。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作为教师,我们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自然离不开书的滋养。教师的成长需要有不断的知识去充实,教师的提高需要有新的理论去支撑。我校将继续创设悦读学习的氛围,使悦读活动作为提高教师能力的一条途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