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切如磋共教研,齐头并进促成长

作者:时间:2021-11-21点击数:

为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智慧共享,2021年11月16上午,在槟榔小学的多媒体教室开展了槟榔小学片区“优势学科日常教研分享会”活动。本次活动主要围绕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关键能力培养之“阅读策略”和“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展开。

提问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新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首先,曾莹老师精心准备了一节提问策略单元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曾老师立足语文要素,引导学生借助问题清单,对问题进行分类筛选:将问题分成不理解影响课文内容的问题和有帮助的问题;其中,有帮助的问题又可以分成理解内容和引发思考的问题。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小组中展开热烈讨论,分别用自己从课文中寻找的依据说服对方。课堂重视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阅读、讨论、筛选、分享中了解、学习、运用“阅读提问”的策略,实现“爱问——会问——善问”的转变。

“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单元的主题是“质疑”。接着,四年级备课组长王琳老师开展了《四年级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整体设计》的微讲座。有效开展提问策略的运用,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改变被动学习的状况,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王琳老师认为,提问策略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学习经历“鼓励赏识多问——借助助学学问——分类筛选会问——实践巩固善问”这个过程。从“鼓励赏识——多问”到“依托助学——学问”,进而“是习得方法——会问”,最后“实践巩固——善问”,在学习完本单元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日记等形式分享提问策略带来的感受。鼓励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自觉使用,不断掌握、运用提问策略。

提问策略的教学研究之后,由槟榔小学高段教研组长林玲玲向大家介绍槟榔小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小先生送课。小先生送课由槟榔小学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利用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间,走进一年级小朋友的教室,进行汉字宣讲等活动。他们拿着自己精心制作的汉字卡片,借助图片、故事、表演等直观的方式渗透汉字文化,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内涵,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这项活动符合“双减”政策提出的要求,不仅提高了课后服务活动的质量,增强课后服务活动的吸引力,丰富课后服务活动的内容,还让一年级小朋友对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充满期待,盼望“小先生们”给他们带来新的知识。同时,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促进了学生综合性能力的发展。

介绍完活动后,许佳慧老师向大家展示《小先生送课》的微课。从微课中,我们看到六年级的学生在送课前认真撰写演讲稿,制作了精美的课件,活动的中间设置了提问互动环节;有的学生甚至准备了精美的小礼品;小先生的用心准备,也让一年级的小学生充满了期待。不仅如此,我们还看到一年级孩子通过自己的画笔,把学到的内容画出来,孩子们将自己画的汉字装饰教室,形成汉字展示区;还有将从“小先生们“那里学到的故事回家与家长分享。可以看到,通过学校开展的”小先生送课“这项综合实践活动,无论是六年级的”小先生们“,还是一年级的学生们,收获都是不小的。孩子们每天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进步。

活动最后,各兄弟校的老师们纷纷分享了参与活动的心得。观音山音乐学校的老师对本校活动给予赞赏:曾莹老师的课堂“支架有效,训练有度”;“交流讨论,思考有德”;“以生为本,创意乐学”;让孩子在自由、真实、有效的课堂中成长。鹭江新城小学老师评价:王琳老师的讲座逻辑性强,干货满满,不仅结合教学时遇到的真实情境与大家分享,还将备课组平时针对提问策略进行的一系列措施细致化,为学生系统性学习提问策略打下良好的基础。弘毅学校的老师也指出:“小先生送课“活动有新意,”先生“一词有深意,让六年级的孩子收获自豪感的同时也让一年级的孩子增强汉字识字兴趣。

“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槟榔小学聚焦”核心素养视域下语文关键能力培养“的研究将继续前进,我们将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推广,行真共进,我们共成长!

(报道:吴超岚 审核:蒋海晖)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