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精课堂 多元评价促成长

作者:时间:2023-04-07点击数:

落实“双减”精课堂 多元评价促成长

福建省第四批小学语文教研基地

校阶段研究成果第四次研讨活动

 

2023年3月30日,福建省第四批小学语文教研基地校阶段研究成果第四次研讨活动在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流花溪校区举行,来自福州、厦门、泉州、福安四地的小语资深专家和领导莅临现场指导。

本次活动主题为“聚焦2022年版课程标准精神,深入推进‘课程学习评价’改革”,以“课堂学习评价”为小切口,探索“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新途径,全面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

 


厦门第二实验小学

——整本书阅读课堂学习评价实践研究

本堂课由我校钟莉娜老师执教统编三上快乐读书吧必读书目《安徒生童话》阅读推进课。这是教育戏剧与整本书阅读融合的新尝试,课前钟老师就通过“快闪猜猜猜”“定格对对碰”游戏闯关为角色体验热身,打破传统课堂布局,突破空间限制,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在充分点燃学生的兴趣后,趁势引导学生回忆阅读体验,交流心动之处,初步感悟童话魅力。课堂上钟老师创设了丰富的表演情境,将教育戏剧的各种形式与学习任务群相融合,让学生身临其境走进文本。钟老师首先带领学生走进“角色体验馆”,聚焦人气最高的童话故事《丑小鸭》进行“好戏导览”,通过补充情节图,帮助学生回顾丑小鸭的成长经历。紧接着,钟老师从故事的叙述者化身为“鸭妈妈”,通过生动的讲述与表演带领学生入戏,将评价无痕地融入到课堂中,贯穿始终,让学生在不同的“角色扮演”和点评中习得标准,充分体会人物的悲欢,再现人物当下的内心活动,使感性与理性自然交织。最后,钟老师还引领学生自由选段,通过师生合作为动画配音朗读,让学生“声临其境”,生动再现当时的情境。随着课堂进入尾声,钟老师还在课后作业中延用“阅读日记”的形式,延展童话内涵,启发学生对比不同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关联作家经历,发现并理解《安徒生童话》能滋养一代代读者的秘密,是其向美向阳向善的心!

课后,我校徐舒婷老师阐述了“教育戏剧”对童话类整本书阅读的价值:即童话在为儿童提供娱乐的同时,也启发着儿童认识自我,并且推动他的人格发展,除此之外教育戏剧契合童话类整本书的阅读需求,贴合儿童心理认知发展特点。接着徐老师以钟老师这堂课为例,对基于教育戏剧的童话类整本书阅读任务群设计以及围绕“教育戏剧”的整本书阅读评价设计进行了细致的解读,意图将戏剧的理念与童话的情节、阅读方法渗透相融合,让孩子们作为故事中的一员,亲身体验童话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走向更深度的阅读。


 

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阅读策略和“策略单元”课堂学习评价实践研究


本堂课由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林虹老师执教统编三上《小狗学叫》。课堂伊始,林老师精心铺设了本节课的任务情境“预测小达人”,从学生的语文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首先,林老师设置任务一“听故事,猜一猜”开展实践运用,通过简单预测,既让学生知晓故事的“前因”,又创设了真实的阅读情境,引导学生实践预测的方法,做到预测合理有依据。其次,林老师借助任务二“读故事,比一比”中两个子任务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运用已学的方法边阅读边预测,在与原文的比较中修正自己的想法,促使他们情绪饱满地进行下一次的推测。最后,林老师又通过任务三“选结局,编一编”,让学生充分后聚焦原文的结局,进行思维碰撞,从而激发创造性预测。


课后,福州市仓山区实验小学张君琳老师就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评”一体化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制定层级目标促进“教-学-评”一体化,二是设计学习任务群优化“教-学-评”一体化,三是制作评价量表落地“教-学-评”一体化。在解读的过程中张老师又以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预测策略单元”为例,提出在阅读中运用预测策略,通过想象来欣赏富有童趣的语言和形象,在体会故事有趣的同时丰富语言积累,为迁移表达做准备。应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任务群,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策略层级目标设计符合三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真实学习情境。


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课文阅读课堂学习评价实践研究

本堂课由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陈莺慧老师执统编版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首先,陈老师创设探险小分队乘坐“奋斗者号”旅程的情境,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陈老师让学生梳理脉落,并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探秘呢?促进了本单元语文要素“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的落地。随后,陈老师邀请学生担任“海底之最”评选活动的评委,学生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最后,陈老师进行迁移实践,让学生用上所学方法自学课外文本《蓝鲸》,在实践中深化“提取关键信息”“整合关键信息”这一语文要素,以及体会句子的好处,是从文本情境到课外情境的迁移,是对学生运用的一次实践检测。

课后,福安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魏勇儿老师做《基于“任务分析”理论的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设计与评价》的讲座,魏老师老师以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重点阐述实施“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与评价跟进。魏老师指出,这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的综合运用,促进了评价方式的变革。评价本身就是一种学习,评价不是学习的终结者,而是成为全新学习阶段的点火器。评价引发学习,成为推动学习持续发展的新能源。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写话/习作课堂学习评价实践研究

本堂课是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吴筱瑾老师为大家带来习作课——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介绍一种事物》。吴老师通过制作班级《“秒懂”小百科》的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借助单元作业闯关,逐步落实习作单元的语文要素,同时为最后的习作做好充足的准备。她还针对学生制成的“百科资料袋”进行交流展示,依据学情,聚焦习作重点——每个方面要能根据事物特点,结合自己观察与搜集的资料进一步细化内容来介绍,才能更有条理。吴老师借助简短的微课,让学生找到“如何运用恰当的方法把事物特点说清楚”的支架:捕捉独特、运用资料、选择方法扎实有效。

课后,来自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王贤伟老师,给参会老师做了《“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小学习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讲座。王老师从“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视域,结合单元设计一般遵循的“ADDIE模型”,即分析(Amalysis)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评价(Evaluation)而展开,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从定位教学目标、设计整体框架、开发项目作业、实施学习任务群教学和评价反思教学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习作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施。


专家点评 高屋建瓴

课题组汇报完毕后,福建省普教室教研员冯洁珏老师对整场活动作总体点评。她肯定四所基地校课题组能够聚焦2022版课标的精神,做到利用任务驱动,创设真实情境,教学评一致等,并能板书课题的作者,知人论世,从而引导学生读作者的一系列文章,进而读整本书。冯老师也指出,我们应该对语文学习任务链与课标中的任务群进行区分,创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实情境。最后她希望教师们能够遵循2022版新课标精神,用好统编版教科书;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要进行统整和关联;要回头读读叶圣陶、王荣生、孙绍振等专家的著作,听听不同的声音;评价标准不可偏离语言文字的运用。

活动的最后,由黄国才老师进行总结点评。首先,黄老师感谢了主办方、四个基地校的团队、开课班级的孩子以及参会的线上线下老师们。黄老师还谈了四堂课对自己的“触动点”:《介绍一种事物》习作中,黄老师肯定教师用足了预习单,并对习作选材的视角提出自己的见解——应选择身边的熟悉的人事物;《海底世界》精读课中,让学生转换角色来介绍动物的做法很巧妙,在面对学生出现错误答案时,可以通过学生讨论——个别反馈——同学补充——教师引导——达成共识——谈谈启发来解决;《安徒生童话》戏剧课中,黄老师认为课的整体设计有思考有创意,学生的表达是即兴生成、真实发生的,紧扣文本,自然育人。《小狗学叫》策略课中,感性与理性很好地结合,黄老师点赞教师故事讲得好,并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讲故事能力的培养,应该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有依据的预测。

接着,黄老师对四所基地校提出自己的期许。

01


要落实评价教学的理念,做实、做细、做好。

02


作业和评价量表要有机嵌套在平时的教学中。

03


坚持写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日记。

04


项目式跨学科作业可与校本课程相结合。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厦门第二实验小学将继续聚焦课标精神,在整本书阅读的研究道路上,进一步推进、落实课程学习与评价改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