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促进国家级信息化教学思明实验区探索跨学科(STEM)实践与研究,2022年4月22日,思明区STEM项目滨海小学协作圈成员和赵秋燕名师发展工作室成员齐聚厦门市云顶学校,开展STEM项目研讨活动。

活动伊始,云顶学校郑燕萍老师带来《不同的声音》一课。基于前期课程的开展,学生对声音产生的原因及音量已有所了解,这节课郑老师通过游戏闯关的方式层层递进,引领学生走入声音的另一特性——音调。课堂上,郑老师提供了结构性材料——钢尺和皮筋,引导学生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建构音调的科学概念,并为下节课的动手实践做好铺垫。

第二节课由云顶学校初中音乐教师周妍妍带来《巧思巧手·DIY自制乐器》。周老师在第一节科学课的基础上,通过“问好歌”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将前一节课习得的科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从不同的乐器中体会物体的长短、粗细、松紧对音调高低的影响,并迁移应用到自己制作简易的乐器——排箫和古筝中。本节课,学生在创意物化与动手制作中将第一节课探究学习的知识与原理进一步内化、应用,充分体现了STEAM的教育理念。

研讨环节,郑老师和周老师依次阐明教学设计意图,分享磨课过程的收获与反思,让与会教师了解该STEAM案例的设计缘起与初心。
云顶学校赵秋燕老师指出:本案例在云顶学校多年STEM教育的基础上,首次融入音乐学科元素,努力探索跨学科同学段教学的融通、同学科跨学段知识的衔接。在九年一贯制学校探索长程设计、系列化实践,让学生逐步从低年级的感性认识走向高年级的理性思考,最终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立体的知识体系。


协作圈组长校滨海小学陈俊强校长肯定了本次活动授课教师和其背后团队的努力,肯定了云顶学校“学科融合+学段融合”的创新性。陈校长提出可深度挖掘“古筝”中的学科知识,拓展案例的深度,进一步增加案例的趣味性。郑雅芬副主任则赞许了两节课的巧妙设计,润物无声中激励着学生并在他们心中埋下一颗探索的种子,鼓励教师们应进一步完善此案例,并对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该案例的融合点提供了新思路。



宇航员美贾·米森曾经说过:艺术和科学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它们都是人类创造力的化身。艺术学科的加入让科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相信STEAM教育能有机融合教学资源,为多学科知识协同发展架起桥梁,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有效、更全面地提升和发展,最终实现教与学的变革。
供稿:厦门市云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