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话端午,传统文化我传承

作者:时间:2022-06-13点击数:

粽叶飘香话端午传统文化我传承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别春暖,应接夏曙,我们即将迎来一个历史深厚悠久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厦门市金鸡亭小学围绕端午节主题展开系列活动。

530日,金鸡亭小学三年1班举行以“粽情端午,传承文化”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

三年1班的何予悦同学以演讲的形式告诉大家,端午节传承的是屈原的精神。屈原秉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思想,在与保守势力的斗争中显示了自己的高尚节操,赤诚的爱国之心。 这一片冰心,穿透了两千年的时空,依然光耀在中华大地。

紧接着,三年1班朗诵队带来《粽情端午  传承文化》的配乐舞蹈朗诵表演。朗朗书声,告诉我们每一句血染的离骚里,都蘸染着一个活生生的屈子魂。忆苦思甜,激励着我们传承不卑不亢的民族精!

最后,主持人何予悦总结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能回报呵护自己的父母师长,无愧于炎黄子孙的人。

一年4班围绕“粽叶飘香话端午,传统文化我传承”的主题,从端午节的历史渊源到民间习俗再到当今的传承发展,为同学们展开了一节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课。

端午节,在闽南又称为“五月节”,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联合国已将端午节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活动。

一年四班用一曲《庆端午》舞蹈来庆贺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传说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罗江自尽,后人为了纪念他,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其他说法。同学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了端午节的由来。

接着爱好诗歌朗诵的龚静同学为大家朗诵《离骚》(节选)。《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文学作品。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端午的习俗有很多,比如挂菖蒲、插艾草、系五彩绳、划龙舟等等。一年4班用故事表演的方式为大家展示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接着由一年4班的曹果满同学介绍家乡的赛龙舟比赛。


看完了民间传统习俗,同学们在家都是怎样过端午节的呢?同学们纷纷通过视频的方式介绍了自己在家里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粽子是端午节人们必吃的传统美食。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粽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用箬叶包裹而成,形状多样,主要有尖角状、四角状等。粽子由来久远,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神灵的贡品。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同学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了不同地方的粽子。

不少同学在家里都有看过家长包粽子,但很少亲手包过。最后同学们还通过一个视频,跟着一年4班的李秋萌小朋友学习如何包粽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