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菊花黄,霜满地粮满仓。2021年重阳节,思明各校借助线上互动、家园共育,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让孩子知传统、品文化,体验浓浓的隔代情谊。
“孝”的种子,线上播撒
今年重阳节的主题教育教学形式与往年有所不同。结合目前厦门疫情防控形势,思明各校关于重阳节的文化宣传大多以线上形式开展。
厦门市云顶学校通过线上互动形式,使学生了解重阳节的来历、民俗民风,挖掘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使学生发自内心地感谢长辈,孝老爱亲。
科技幼儿园组织萌娃们观看重阳节尊老爱幼相关视频,让孩子们感受、积淀、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他们心中播下“孝”的种子。
绘本是通往儿童内心的桥梁。重阳节之际,石亭幼儿园每日推送的睡前故事也悄然变更为重阳节系列的温情绘本,让每一个有温度的故事点燃小朋友心中尊老、敬老、爱老的心。

“小记者”采访趣事多
每个孩子的爷爷、奶奶还是姥姥、姥爷都是特别的。他们有着独特的才华、能力和梦想。莲花幼儿园、筼筜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家里变身 “小记者”,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作成采访单,并积极与老人交流,寻求“真相”。
“爷爷你还有几颗牙齿呢“
“12345……6789”
“啊,没了,没有了,就剩9颗了“
采访过程中, “类似”的趣事频频发生,让人笑开怀。小朋友们通过采访,第一次知道了爷爷奶奶的岁数;知道了爷爷也是个“大吃货”,喜欢吃鱼、大螃蟹、猪脚、春卷······
而在所有的采访单,所有爷爷奶奶们的心愿居然不约而同地是——希望宝贝能健康成长,全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孩子主动采访老人,其实也是主动在和老人聊天,这本身就是个不错的重阳节礼物。”莲花幼儿园老师余碧羚说,在此过程中,也激发了学生们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懂得了敬老、爱老的重要性,进一步唤起了学生们尊老、爱老的意识。

“微行动”点亮“敬老星”
“小时候爷爷奶奶教了我很多东西,现在他们年纪大了,跟不上智能时代的生活节奏,我有责任和义务像他们教我一样去教他们。”
槟榔小学六年(7)班学生陆秋凡在这个重阳节,教会姥姥使用智能机买菜。姥姥特别开心,不仅生活方便了不少,也感觉和年轻人再一次拉进了距离。
四年(6)班的傅微润是“魔方小能手”。此次重阳,她带奶奶一同拧魔方,让老人“潮起来”。
“重阳节快乐!” “爷爷奶奶,今天是您的节日,我可以为你做些什么呢?”暖心的节日问候,开启节日仪式感。厦门第二实验小学的孩子们“童心敬老微行动”开始啦!
手工DIY水果拼盘、巧手整理换季衣柜,捶捶背、洗洗脚、送贺卡,忙的不亦乐乎。
老师还倡议全体同学在平日里身体力行为长辈做好事,让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
“重阳节快乐!”“爷爷奶奶,我想您了……”这个重阳节,孩子们或许有机会和爷爷奶奶们住在一起,也有可能远隔万水千山。
第四幼儿园鼓励孩子们,根据实际情况,对于不在自己身边的长辈,通过发照片、连视频、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感谢他们对自己的养育和爱护,让祖孙情谊在节日氛围中,烘托出别样的美。



学子献孝心,美德永传承.弘扬尊老、爱老传统美德,我们一直在行动!